鱼带了一群男人上门……
后果只会严重得多。
李鱼得到景王的安抚,景王又不必再去皇帝处做苦力了,有了老攻陪伴,李鱼心情很快便好了起来。
另一边,给李鱼诊脉的几位太医,一起将诊断结果汇报给皇帝。
景王妃是真有孕了。
皇帝控制不住嘴角上扬,再翻了翻景王批的奏折,他原本是想挑个日子再下旨,如今也不必再等了。
选日不如撞日,双喜临门不是更好?
皇帝这就命罗总管去传六部尚书、礼亲王过来,他要当着几位重臣和宗令的面,正式提出立景王为太子。
第138章
礼亲王和六部尚书,对于皇帝的决定也猜得七七八八,只是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快就定下太子人选,因这之前数十年,皇帝并未正式立过太子,就算曾对某位皇子另眼相待,皇帝内心也是培养与提防并重,并不会过早就昭告天下。
礼亲王和几位尚书对景王都十分满意,皇帝立景王为储,他们其实没意见,可是身为臣子也不能直接就赞同,君心难测,礼亲王与尚书们思来想去,只能不约而同跪下道:“皇上还年轻,还请三思。”
皇帝笑而不语。
以前他也觉得自己年轻,这场宫变,到底令他意识到青春不在,面对琅琊公主的突袭,他竟无招架之力,这是耻辱,亦是无奈。尽管受困只是一时,对方过于阴险,扮成了他意想不到的人,可是被狼狈地押来押去,他已现出了老态,再怎么养,精力也回不到从前了。
再不想承认,人生七十古来稀,按这算法,他已过去了大半辈子,往后还不知能有几年。孝慧皇后和四皇子之死的真相,对他来说亦是沉重的打击。
他已当了很久的皇帝,在某些事情上照样无力回天,权位换不回死去的妻儿,更换不了逝去的岁月,抓在手心里这么久的皇权,也该放一放了。
他先前试着让景王处理政务,发现景王竟做得不错,皇帝很是满意,想想既已决定是景王了,何不早早宣布,痛快放权,反正他无心政事,太子代政更加名正言顺,将来登基也不必手忙脚乱。
皇帝只是稍微想了一下,竟想到了往后储君登基,心头微怔。
不过立景王为储,这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皇帝很快便放下了。
礼亲王和尚书几次恳求,皇帝均未改变主意,礼亲王和尚书们最终表示会拥护皇帝的一切决定。
皇帝便在接下来的朝会上,令礼亲王当众宣读早便准备好的诏书,正式立景王为太子。
皇帝这次没给景王透口风,景王自己也没想到,看似寻常的一个早朝,皇帝竟立他为太子了。景王愣了好一会儿,在礼亲王不住的催促中跪下,当着群臣的面接旨谢恩。
这一刻他走马灯似地想了许多,回过神,对着皇帝的叩拜,才刚完成。
皇帝为了昭示对太子的重视,含笑拉着新出炉的太子,大肆勉励了一番,又令诸位尚书协助太子尽快熟悉各部事务,帮太子处理朝政。
礼部得了旨意,立刻着手准备太子册封礼。
退朝之后,皇帝单独将太子留了下来。
“天池,感觉如何?”皇帝问道。
穆天池这一日上朝,周围人还都是唤他景王殿下,宣读过诏书之后,就成了“太子殿下”,感觉是太突然了,可又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如此说,只得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好好干。”皇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其实皇帝有一肚子话,不知该从何说起。
关于这个太子位,关于他们好不容易亲近起来的父子情。
皇帝曾听说,琅琊公主之乱时,大宝曾背着小弹弓要来救他。
稚童之言,皇帝既觉得暖心,也奇怪这么一丁点大的孩子,怎会有如此胆量,会是想要他的赏赐吗?
问大宝,大宝自己也说不清,李鱼却道:“您是他爷爷,这是理所当然的啊。”
皇帝这一生见惯了各种各样的算计,也习惯做什么都要有所图谋,却忘了世间原来也有不图回报的付出。
譬如亲情,正因为他是爷爷,是亲人,大宝才会努力想要营救他。
大宝如此,景王也一样,虽然景王本人没提,皇帝很清楚,若景王当日不救他,而是任由他被琅琊公主杀死,不会有人责怪景王,景王说不定已直接登基了。
然而景王并没有。这亦是景王与他之间的父子亲情。
皇帝斟酌着,说了一句他以前根本不会说的话。
“天池,若你不令朕失望,朕亦不会令你失望。”
太子没想到皇帝会如此推心置腹,他也试着,慢慢点了点头。
“对了,还有一件事朕惦记了很久。”皇帝和蔼地看向太子,反正太子都立了,皇帝觉得没必要绕弯子了,心里想什么直接便说了。
“当初你大婚是在西陲,朕未能出席,始终觉得遗憾。朕想在册封礼之后,再为你和太子妃补办一场婚礼……天池,你觉得如何?”
太子:“……”
景王府。
李鱼心血来潮,在教大宝写字。
别看大宝才一岁多,已能认很多字了,皇帝专门给大宝指了老师,老
后果只会严重得多。
李鱼得到景王的安抚,景王又不必再去皇帝处做苦力了,有了老攻陪伴,李鱼心情很快便好了起来。
另一边,给李鱼诊脉的几位太医,一起将诊断结果汇报给皇帝。
景王妃是真有孕了。
皇帝控制不住嘴角上扬,再翻了翻景王批的奏折,他原本是想挑个日子再下旨,如今也不必再等了。
选日不如撞日,双喜临门不是更好?
皇帝这就命罗总管去传六部尚书、礼亲王过来,他要当着几位重臣和宗令的面,正式提出立景王为太子。
第138章
礼亲王和六部尚书,对于皇帝的决定也猜得七七八八,只是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快就定下太子人选,因这之前数十年,皇帝并未正式立过太子,就算曾对某位皇子另眼相待,皇帝内心也是培养与提防并重,并不会过早就昭告天下。
礼亲王和几位尚书对景王都十分满意,皇帝立景王为储,他们其实没意见,可是身为臣子也不能直接就赞同,君心难测,礼亲王与尚书们思来想去,只能不约而同跪下道:“皇上还年轻,还请三思。”
皇帝笑而不语。
以前他也觉得自己年轻,这场宫变,到底令他意识到青春不在,面对琅琊公主的突袭,他竟无招架之力,这是耻辱,亦是无奈。尽管受困只是一时,对方过于阴险,扮成了他意想不到的人,可是被狼狈地押来押去,他已现出了老态,再怎么养,精力也回不到从前了。
再不想承认,人生七十古来稀,按这算法,他已过去了大半辈子,往后还不知能有几年。孝慧皇后和四皇子之死的真相,对他来说亦是沉重的打击。
他已当了很久的皇帝,在某些事情上照样无力回天,权位换不回死去的妻儿,更换不了逝去的岁月,抓在手心里这么久的皇权,也该放一放了。
他先前试着让景王处理政务,发现景王竟做得不错,皇帝很是满意,想想既已决定是景王了,何不早早宣布,痛快放权,反正他无心政事,太子代政更加名正言顺,将来登基也不必手忙脚乱。
皇帝只是稍微想了一下,竟想到了往后储君登基,心头微怔。
不过立景王为储,这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皇帝很快便放下了。
礼亲王和尚书几次恳求,皇帝均未改变主意,礼亲王和尚书们最终表示会拥护皇帝的一切决定。
皇帝便在接下来的朝会上,令礼亲王当众宣读早便准备好的诏书,正式立景王为太子。
皇帝这次没给景王透口风,景王自己也没想到,看似寻常的一个早朝,皇帝竟立他为太子了。景王愣了好一会儿,在礼亲王不住的催促中跪下,当着群臣的面接旨谢恩。
这一刻他走马灯似地想了许多,回过神,对着皇帝的叩拜,才刚完成。
皇帝为了昭示对太子的重视,含笑拉着新出炉的太子,大肆勉励了一番,又令诸位尚书协助太子尽快熟悉各部事务,帮太子处理朝政。
礼部得了旨意,立刻着手准备太子册封礼。
退朝之后,皇帝单独将太子留了下来。
“天池,感觉如何?”皇帝问道。
穆天池这一日上朝,周围人还都是唤他景王殿下,宣读过诏书之后,就成了“太子殿下”,感觉是太突然了,可又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如此说,只得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好好干。”皇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其实皇帝有一肚子话,不知该从何说起。
关于这个太子位,关于他们好不容易亲近起来的父子情。
皇帝曾听说,琅琊公主之乱时,大宝曾背着小弹弓要来救他。
稚童之言,皇帝既觉得暖心,也奇怪这么一丁点大的孩子,怎会有如此胆量,会是想要他的赏赐吗?
问大宝,大宝自己也说不清,李鱼却道:“您是他爷爷,这是理所当然的啊。”
皇帝这一生见惯了各种各样的算计,也习惯做什么都要有所图谋,却忘了世间原来也有不图回报的付出。
譬如亲情,正因为他是爷爷,是亲人,大宝才会努力想要营救他。
大宝如此,景王也一样,虽然景王本人没提,皇帝很清楚,若景王当日不救他,而是任由他被琅琊公主杀死,不会有人责怪景王,景王说不定已直接登基了。
然而景王并没有。这亦是景王与他之间的父子亲情。
皇帝斟酌着,说了一句他以前根本不会说的话。
“天池,若你不令朕失望,朕亦不会令你失望。”
太子没想到皇帝会如此推心置腹,他也试着,慢慢点了点头。
“对了,还有一件事朕惦记了很久。”皇帝和蔼地看向太子,反正太子都立了,皇帝觉得没必要绕弯子了,心里想什么直接便说了。
“当初你大婚是在西陲,朕未能出席,始终觉得遗憾。朕想在册封礼之后,再为你和太子妃补办一场婚礼……天池,你觉得如何?”
太子:“……”
景王府。
李鱼心血来潮,在教大宝写字。
别看大宝才一岁多,已能认很多字了,皇帝专门给大宝指了老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