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报失踪的案件,很快确认了这个女孩子的身份。
十六岁,还没成年,第一性别未知,照片上笑的很好看,年纪和老陈妹妹差不多大,所以老陈很唏嘘。
当时警方是判断为情自杀,因为经过笔迹专家鉴定,信的情诗是女孩自己的笔迹,而且女孩尸体上无外伤,调查社会关系也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于是就这么结案了。
这一起自杀案件的两年后,也就是现在时间的五年前,老陈又经手了这么一起案件。
同样是自杀,同样是信封,只不过信纸里的内容不再是一首情诗,而是来自一段歌剧,但同样是表达对心上人的喜欢。
这次是个刚刚成年的男beta,被爸爸发现在浴缸里割腕,死的时候表情很平静从容。
同样是没什么疑点,连死者亲属都觉得孩子自杀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位少年很喜欢一些幻想浪漫的事,而且年纪又处于叛逆期,前一晚还因为爸爸警告他不许早恋让他专心学业而大吵了一架。
老陈的心里很困惑,刑警的直觉告诉他这或许不是什么偶然,可是从表面上又看不出什么异样,他无凭无据,也只能将这些想法按捺下。
可是同年的年底,又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
这次是跳楼,死者是第二性别为男第一性别未知的未成年人,还差几天成年,却从学校的高楼上一跃而下。
老陈看见死者怀里的信封的时候,只觉得大脑神经抽疼。
显然这是一起发生在众人眼前毫无疑点的自杀,校方说可能是学习压力大,因为这位少年之前都是年级前三,但几次考试都下降到了一百左右,家里也对他成绩方面颇不满意。
而信封里的内容,则是来源于一本名著,内容大概是主人公给心上人写去烦恼的自白,写着他渴望彻底的自由。
老陈真的感觉到了不简单,他收集了三起案件的卷宗,想要上报表明这不是三起简单的自杀案,而是有预谋的教唆自杀,而教唆的人可能就是三封情书里都存在的那个心上人。
老陈担心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受害,因为对方挑选的几乎都是未成年或者刚刚成年的人,这个时期思想还未成熟三观还没塑造完全的孩子最好利用和控制。
可警局方便驳回了,因为证据并不有力且时间跨度大,后来的人完全是可以听说之前的案件而模仿,再加上三起案件结案时都没有什么疑点,亲属方面也无任何异议。
老陈只好压下那些想法,只是时不时会看一看,五年过去,他没再经手类似的案子,他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可如今又出现了。
容云翻阅完卷宗也倾向于是同一人有预谋的作案,而且说不定七年里并不止这四起案件,很可能凶手去了外地,又或者不在老陈这一片辖区里。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起案件会格外棘手。
因为在自杀的前提下,大家已经默认杀死死者的就是死者自己,如果死者在自杀前按照教唆者的言论清除了证据,警方根本很难追踪,最后只能以自杀定案。
比起安和大楼的范围性和人口流动,情书自杀案件无范围性无明显危害性,幕后人作案手法娴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恋比比皆是,凶手甚至可以远在国外下达指令。
比起心理扭曲的杀人分尸,这种案件如同细如毛发的杀人针,让人更加不寒而栗。
人的思想其实是很难操控的,因为哪怕是再聪明再洞悉人心的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明白身边的人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可思想又不是完全不可操控的,当一个人足以影响另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可以影响那个人的行为模式。
“黎姐,道具那边好了,可以开始了。”
不远处传来的呼喊打断了黎初脑中的想法,黎初立马放下剧本去上工了。
又是拍到深夜收工,黎初打着哈欠朝外走,看见剧组外站着的人,打了一半的哈欠不上不下,让她有点难受,就像那人给黎初的感觉。
黎初面无表情地说:“她还是那一套?”
“对,以探班你的名义给请大家吃宵夜。”
钱朵朵小声地说,心里十分唏嘘。
她最开始还以为这是黎初的什么好朋友,因为这个人一周大概会来探班两次,不过不频繁,但每次来都是大手笔,都是以黎初的名义请大家吃好吃的,还发红包。
钱朵朵当时想这简直是神仙朋友,而且长得还好看,直到黎初暴躁的说她和这人根本不熟,钱朵朵就觉得这个人好那个哦。
更重要的是,现在整个剧组包括隔壁剧组的都以为她们是好朋友,幸好那人是个omega,不然指不定什么追求流言就出来了。
黎初轻啧了一声,和高级绿茶打交道其实还蛮累的,因为她会有意的营造关系好的氛围并且暗自欠人情,如果闹开了,在舆论上基本是一边倒向她,出现诸如‘她对你这么好你还不领情被害妄想症吧’之类的言语,并且给人留下关于自己的不好印象。
如果不闹开,不还人情,人家以后好做文章,客客气气还礼回去呢,又会在外人面前坐实了关系好,那么绿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后更好操作。
木琴曦这种还不是普通的送礼,而是帮她营造好名声,这也就意味着木琴曦也可以很轻
十六岁,还没成年,第一性别未知,照片上笑的很好看,年纪和老陈妹妹差不多大,所以老陈很唏嘘。
当时警方是判断为情自杀,因为经过笔迹专家鉴定,信的情诗是女孩自己的笔迹,而且女孩尸体上无外伤,调查社会关系也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于是就这么结案了。
这一起自杀案件的两年后,也就是现在时间的五年前,老陈又经手了这么一起案件。
同样是自杀,同样是信封,只不过信纸里的内容不再是一首情诗,而是来自一段歌剧,但同样是表达对心上人的喜欢。
这次是个刚刚成年的男beta,被爸爸发现在浴缸里割腕,死的时候表情很平静从容。
同样是没什么疑点,连死者亲属都觉得孩子自杀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位少年很喜欢一些幻想浪漫的事,而且年纪又处于叛逆期,前一晚还因为爸爸警告他不许早恋让他专心学业而大吵了一架。
老陈的心里很困惑,刑警的直觉告诉他这或许不是什么偶然,可是从表面上又看不出什么异样,他无凭无据,也只能将这些想法按捺下。
可是同年的年底,又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
这次是跳楼,死者是第二性别为男第一性别未知的未成年人,还差几天成年,却从学校的高楼上一跃而下。
老陈看见死者怀里的信封的时候,只觉得大脑神经抽疼。
显然这是一起发生在众人眼前毫无疑点的自杀,校方说可能是学习压力大,因为这位少年之前都是年级前三,但几次考试都下降到了一百左右,家里也对他成绩方面颇不满意。
而信封里的内容,则是来源于一本名著,内容大概是主人公给心上人写去烦恼的自白,写着他渴望彻底的自由。
老陈真的感觉到了不简单,他收集了三起案件的卷宗,想要上报表明这不是三起简单的自杀案,而是有预谋的教唆自杀,而教唆的人可能就是三封情书里都存在的那个心上人。
老陈担心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受害,因为对方挑选的几乎都是未成年或者刚刚成年的人,这个时期思想还未成熟三观还没塑造完全的孩子最好利用和控制。
可警局方便驳回了,因为证据并不有力且时间跨度大,后来的人完全是可以听说之前的案件而模仿,再加上三起案件结案时都没有什么疑点,亲属方面也无任何异议。
老陈只好压下那些想法,只是时不时会看一看,五年过去,他没再经手类似的案子,他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可如今又出现了。
容云翻阅完卷宗也倾向于是同一人有预谋的作案,而且说不定七年里并不止这四起案件,很可能凶手去了外地,又或者不在老陈这一片辖区里。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起案件会格外棘手。
因为在自杀的前提下,大家已经默认杀死死者的就是死者自己,如果死者在自杀前按照教唆者的言论清除了证据,警方根本很难追踪,最后只能以自杀定案。
比起安和大楼的范围性和人口流动,情书自杀案件无范围性无明显危害性,幕后人作案手法娴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恋比比皆是,凶手甚至可以远在国外下达指令。
比起心理扭曲的杀人分尸,这种案件如同细如毛发的杀人针,让人更加不寒而栗。
人的思想其实是很难操控的,因为哪怕是再聪明再洞悉人心的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明白身边的人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可思想又不是完全不可操控的,当一个人足以影响另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可以影响那个人的行为模式。
“黎姐,道具那边好了,可以开始了。”
不远处传来的呼喊打断了黎初脑中的想法,黎初立马放下剧本去上工了。
又是拍到深夜收工,黎初打着哈欠朝外走,看见剧组外站着的人,打了一半的哈欠不上不下,让她有点难受,就像那人给黎初的感觉。
黎初面无表情地说:“她还是那一套?”
“对,以探班你的名义给请大家吃宵夜。”
钱朵朵小声地说,心里十分唏嘘。
她最开始还以为这是黎初的什么好朋友,因为这个人一周大概会来探班两次,不过不频繁,但每次来都是大手笔,都是以黎初的名义请大家吃好吃的,还发红包。
钱朵朵当时想这简直是神仙朋友,而且长得还好看,直到黎初暴躁的说她和这人根本不熟,钱朵朵就觉得这个人好那个哦。
更重要的是,现在整个剧组包括隔壁剧组的都以为她们是好朋友,幸好那人是个omega,不然指不定什么追求流言就出来了。
黎初轻啧了一声,和高级绿茶打交道其实还蛮累的,因为她会有意的营造关系好的氛围并且暗自欠人情,如果闹开了,在舆论上基本是一边倒向她,出现诸如‘她对你这么好你还不领情被害妄想症吧’之类的言语,并且给人留下关于自己的不好印象。
如果不闹开,不还人情,人家以后好做文章,客客气气还礼回去呢,又会在外人面前坐实了关系好,那么绿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后更好操作。
木琴曦这种还不是普通的送礼,而是帮她营造好名声,这也就意味着木琴曦也可以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