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
第98章:先手
京城李府——乃是大华朝军方最德高望重的李元帅李泰颐养天年之地,作为大华朝军方的中流砥柱,若说徐芷晴是最出色的智将,那李泰便算是所有军人的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只是李泰年事已高,如今已不再担任任何实职,从大华正规军的最高统帅退下来后,便终日在府中颐养,已经不再过问军务。
今日李府上下戒备森严,只因当朝太后肖青璇凤驾亲临,得到消息的李泰早已安排妥当,滴水不漏。
在府上的一处人工开凿而成的湖中,精神矍铄的李泰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垂钓,而亲启凤驾的太后肖青璇反而是端坐在一旁安静地陪着他钓鱼,二人都屏退了随从。
只见那浮漂微动,肖青璇笑道:「李老,鱼儿都在吃饵了。」
李泰转头无奈一笑道:「太后啊,这湖里的鱼都鬼精得很,刚才那不过是试探虚实,若是真吃上了饵,那漂可就得沉下去才行,这回又放空炮咯……」
果然如李泰所言,只见他一提竿,浮出水面的鱼勾却只剩丁点鱼饵在尖。
肖太后微微一笑道:「是本宫心急,扰了李老的闲情了。」
李泰摆了摆手道:「太后,钓鱼心急了,不过就是重头再来,可要是在沙场上,按耐不住,丢的可是小命,你之前说的那事,老夫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不妥,想我大华与突厥对峙多年,凭借的就是坚城阻挡突厥的骑兵推进,稳打稳扎,虽然偶有劣势,却不至于被敌人长驱直进,太后你如今打的主意,无疑是一场豪赌,赌的不止是边军士兵的性命,更是我大华朝的国运,以老夫对突厥的了解,虽然我们先手出击,必定能在短时间内蚕食突厥人的地盘,可是我们却是守不住的,绕来绕去,到最后可能还得不偿失。太后慎重!!」
肖青璇今日来看望李泰,主要目的就是想探探他的口风,听一下意见,本来以为李泰会是主站派,支持出兵,可经过一番思量后,李泰却是给出了否定的意见,她不解地问道:「李老不是一向主张对突厥强硬的态度吗?」
李泰呵呵一笑道:「太后你误会了,老夫戎马一生,从来不怕死人,更不怕输,就怕输得没意义,不值当,要是能一股作气的出兵打到突厥的都城,把那些胡人连根拔起,就算太后不准,老夫也会自作主张,先打了再说,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就算趁着那小可汗刚逃回突厥,他们内部还没形成统一起来的时机,依老夫所见,最多也就能打到克孜尔城下,已经是顶了天,突厥人与我们大华不同,在那茫茫草原中,胡人即便没有都城,战力也没有多大影响,不像我们大华,以步兵为主,胡人是马上的民族,他们可是可以全民皆兵的,即便我们真的打下克孜尔,也守不住。最后只能退走。结果一番折腾下来,不过就是去敌方的都城逛一圈,结果却是不知要死多少人,这种买卖,最多是得了名声,却是要用士兵的命去结账,划算不划算,要是死人太多,无论是边关或者中原都要不稳了,太后
,你当真是要这般豪赌一场,就为了搏一个看似能传颂千世缥缈名声,却有可能输光家业的买卖?」
肖青璇脸色晦暗,皱眉道:「依李老之言,那突厥胡人当真就不可匹敌?同样都是人,为何他们就这般不可战胜?本宫不解。」
李泰这时也没了继续垂钓的心思,放下手中刚重新上好鱼饵的钓竿,提起身旁的一个酒囊,小酌了一口后,抹了抹嘴角,叹道:「老夫抗击胡人大半辈子,最终得到的一个结论,不是胡人坚不可摧,是无论天时地利都在他们那边,大势而已,想我大华的步兵无论战术,体格都不会输给胡人太多,输就输在,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两条腿打人家四条腿,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逃不了,只能依靠一座座坚城死守,就算我们骑兵战力再高,可数量实在太少了,和胡人一换二,也只是小赚,一换一,可是要亏到姥姥家,没有战马之后,就是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些年来,老夫一直建言朝廷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骑兵的数量至少翻一番,是至少,那么面对胡人骑兵的来犯,不至于这么捉襟见肘,可惜,可惜。」
李泰的话,肖青璇当然明白,父皇其实也对李泰的建言颇为赞同,只可惜言易行难,要建立并养起比现在多一倍的骑兵,受限的因素太多,首要的条件,便是大华不像突厥那般,能把军马当成是一个兵种,而且固中想要伸手越界的人太多,养出来的战马,无论是开销和养护,都是极大的负担,有可能只会养肥的一小部分权臣,却是让朝廷的负担加重不少,所以即便宏图伟略如父皇,依旧是效果甚微,这是多年的陈弊顽症,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肖青璇陷入沉思之中,自从得到消息,那位原本被软禁的萨尔木在质子府的一场大火『失踪』后,她就一直在盘算,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甚至设想马上出兵突厥,攻起不备,先打了再说。
卧床之塌,岂容他人酣睡。
只是全面出兵,非是一时三刻可以完成,没有充足的准备贸然出兵,无疑就是一场闹剧。
毕竟要打的可是压着大华多年的突厥胡人。
今日特意亲临李府,就是为了听到李泰这位军方定海神针的真正意见。
只是今日得到的答案并不理想,肖青璇心中泛起一股闷气郁闷不已,同时也更
第98章:先手
京城李府——乃是大华朝军方最德高望重的李元帅李泰颐养天年之地,作为大华朝军方的中流砥柱,若说徐芷晴是最出色的智将,那李泰便算是所有军人的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只是李泰年事已高,如今已不再担任任何实职,从大华正规军的最高统帅退下来后,便终日在府中颐养,已经不再过问军务。
今日李府上下戒备森严,只因当朝太后肖青璇凤驾亲临,得到消息的李泰早已安排妥当,滴水不漏。
在府上的一处人工开凿而成的湖中,精神矍铄的李泰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垂钓,而亲启凤驾的太后肖青璇反而是端坐在一旁安静地陪着他钓鱼,二人都屏退了随从。
只见那浮漂微动,肖青璇笑道:「李老,鱼儿都在吃饵了。」
李泰转头无奈一笑道:「太后啊,这湖里的鱼都鬼精得很,刚才那不过是试探虚实,若是真吃上了饵,那漂可就得沉下去才行,这回又放空炮咯……」
果然如李泰所言,只见他一提竿,浮出水面的鱼勾却只剩丁点鱼饵在尖。
肖太后微微一笑道:「是本宫心急,扰了李老的闲情了。」
李泰摆了摆手道:「太后,钓鱼心急了,不过就是重头再来,可要是在沙场上,按耐不住,丢的可是小命,你之前说的那事,老夫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不妥,想我大华与突厥对峙多年,凭借的就是坚城阻挡突厥的骑兵推进,稳打稳扎,虽然偶有劣势,却不至于被敌人长驱直进,太后你如今打的主意,无疑是一场豪赌,赌的不止是边军士兵的性命,更是我大华朝的国运,以老夫对突厥的了解,虽然我们先手出击,必定能在短时间内蚕食突厥人的地盘,可是我们却是守不住的,绕来绕去,到最后可能还得不偿失。太后慎重!!」
肖青璇今日来看望李泰,主要目的就是想探探他的口风,听一下意见,本来以为李泰会是主站派,支持出兵,可经过一番思量后,李泰却是给出了否定的意见,她不解地问道:「李老不是一向主张对突厥强硬的态度吗?」
李泰呵呵一笑道:「太后你误会了,老夫戎马一生,从来不怕死人,更不怕输,就怕输得没意义,不值当,要是能一股作气的出兵打到突厥的都城,把那些胡人连根拔起,就算太后不准,老夫也会自作主张,先打了再说,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就算趁着那小可汗刚逃回突厥,他们内部还没形成统一起来的时机,依老夫所见,最多也就能打到克孜尔城下,已经是顶了天,突厥人与我们大华不同,在那茫茫草原中,胡人即便没有都城,战力也没有多大影响,不像我们大华,以步兵为主,胡人是马上的民族,他们可是可以全民皆兵的,即便我们真的打下克孜尔,也守不住。最后只能退走。结果一番折腾下来,不过就是去敌方的都城逛一圈,结果却是不知要死多少人,这种买卖,最多是得了名声,却是要用士兵的命去结账,划算不划算,要是死人太多,无论是边关或者中原都要不稳了,太后
,你当真是要这般豪赌一场,就为了搏一个看似能传颂千世缥缈名声,却有可能输光家业的买卖?」
肖青璇脸色晦暗,皱眉道:「依李老之言,那突厥胡人当真就不可匹敌?同样都是人,为何他们就这般不可战胜?本宫不解。」
李泰这时也没了继续垂钓的心思,放下手中刚重新上好鱼饵的钓竿,提起身旁的一个酒囊,小酌了一口后,抹了抹嘴角,叹道:「老夫抗击胡人大半辈子,最终得到的一个结论,不是胡人坚不可摧,是无论天时地利都在他们那边,大势而已,想我大华的步兵无论战术,体格都不会输给胡人太多,输就输在,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两条腿打人家四条腿,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逃不了,只能依靠一座座坚城死守,就算我们骑兵战力再高,可数量实在太少了,和胡人一换二,也只是小赚,一换一,可是要亏到姥姥家,没有战马之后,就是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些年来,老夫一直建言朝廷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骑兵的数量至少翻一番,是至少,那么面对胡人骑兵的来犯,不至于这么捉襟见肘,可惜,可惜。」
李泰的话,肖青璇当然明白,父皇其实也对李泰的建言颇为赞同,只可惜言易行难,要建立并养起比现在多一倍的骑兵,受限的因素太多,首要的条件,便是大华不像突厥那般,能把军马当成是一个兵种,而且固中想要伸手越界的人太多,养出来的战马,无论是开销和养护,都是极大的负担,有可能只会养肥的一小部分权臣,却是让朝廷的负担加重不少,所以即便宏图伟略如父皇,依旧是效果甚微,这是多年的陈弊顽症,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肖青璇陷入沉思之中,自从得到消息,那位原本被软禁的萨尔木在质子府的一场大火『失踪』后,她就一直在盘算,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甚至设想马上出兵突厥,攻起不备,先打了再说。
卧床之塌,岂容他人酣睡。
只是全面出兵,非是一时三刻可以完成,没有充足的准备贸然出兵,无疑就是一场闹剧。
毕竟要打的可是压着大华多年的突厥胡人。
今日特意亲临李府,就是为了听到李泰这位军方定海神针的真正意见。
只是今日得到的答案并不理想,肖青璇心中泛起一股闷气郁闷不已,同时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