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1
那天柏林下了一场大雨,不管是在那之前,还是在那之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么大的雨。
我光着脚从着着火的音乐图书馆跑出来,木木地站在这反常的灰雨里,吐着烟圈,脑子里还是颜易欣苍白的死脸。这座满目疮痍的帝国首都,四处都在冒着黑烟,满街都是焦碳似的男女尸体,废墟里传来老人痛苦的呻吟,天上盟军的飞机低空掠过,好像还在找那些零星的法西斯余孽。
雨还在,作为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不住地下,简直要淹没整个儿欧罗巴了。我开始不自主地哼唱那首一直在脑海里循环的歌,直到一队苏联红军经过我面前,那个领头的士兵向我敬礼,用带有浓厚口音的德语询问,
“GutenTag,bistduJapanisch?”(您好,你是日本人么?)
“Nein.IchkommeausChina.”(不,中国人。)
“Weißtdu,wodieseSchießeiNazissind?”(你知道这些狗日的纳粹躲哪去了吗?)
“Nichthier.”(至少不在这里)
“Xoroscho,Xoroscho.”然后那个领头兵别过身子,用俄语向部下交代了几句,随后微笑着对我说。
“Kommmituns,meinFreund.Wirwerdendirhelfen”(跟我们走罢,朋友,我们会为你提供帮助)
我说了声谢谢,苏联领队又问我,
“你在哼什么曲子?”
“这个啊,叫性爱幻想曲。”
2
二战快结束那会儿,颜易欣和我是整个儿柏林大学最后的两个中国学生。好巧不巧,我和她都在这儿学音乐。她学古典音乐,我学现代音乐,这个女孩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看的女孩,真的。
一九四五年四月的最后一天,天上下着雨,冷冷的炮声从静默的远方传来,教人听了直起鸡皮疙瘩。我和颜易欣手挽着手,穿过尖锐的雨,穿过死寂的希特勒广场,走进空无一人的帝国音乐图书馆。一路上,易欣一直说个不停,她一直说她可以尝到音乐的味道,不同的音乐片段会有不同的味道,这话她已经说了两三年了,但除了她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证明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绝对相信的,不是因为什么科学上的联觉通感一类的术语,而是在我的潜意识里,这么漂亮的一个少女就根本不可能说谎。我相信她确实在这方面有某种特殊的能力,或者说,和我这种粗人不同,她是一个天才。
有一回,我在二手市场找到了一张勋伯格的唱片,于是我把它拿了下来,邀请颜易欣来我的寝室听唱片,但我刚把唱片放上转盘不到三十秒,她便浑身发抖,手紧紧地捂住耳朵,一边小声地喊:别放了,别放了。随后她就呕吐了。我感到疑惑。事后她告诉我,我才知道在她的嘴里,勋伯格的音乐有一股呕吐物的味道,就好像腐烂的酸面包一样,她这么说着,一边咂咂嘴,好像还在回味嘴里的酸面包味。
她还说,巴赫的音乐是草莓味的,温尼亚夫斯基的曲子有一股薄荷味,拉赫曼尼诺夫的曲子是葱香味,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又一股奇特的腥味,是一种她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每次她这么说,我心里总有点不快,毕竟我正在写的论文就是关于斯特拉文斯基和无调性音乐的,但转念又想,没准这姑娘还就真是百年一遇的音乐天才呢,虽然她一听现代的那些无调性音乐,就会想吐。
四月杪,音乐图书馆里还是冷极了,建筑早已断了电,也没有人来点壁炉,走进阅览室,就像进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公墓,广阔黑暗的空间里,只有我俩湿漉漉的脚步声在冰冷的书架之间伴随着纸张的气味回荡回荡。巨大的长方形落地窗,是这广大的阅览室唯一的光源,但很不幸地,今天恰好下雨,没有阳光可供消遣,于是这里头便更加阴暗,每册乐谱都散发出糜烂而绝望的气息,那种气息是暴雨来临之前的沉寂,在这里时间凝固了。
落地窗外,大半个春意盎然的柏林城尽收眼底,肥胖的乌鸦在教堂顶嘶哑地叫,河畔柳树爆出1945年的新绿,烟囱吐着浓稠的白雾,紫色的矢车菊星星点点,而街道全都死了。我闻着易欣的特殊的体香,看着她背光的黑色剪影,突然兀自伤感起来,好像这就是世界末日的绝望景象了。
我产生了某种奇怪的错觉,好像此刻全世界只剩下我们俩人,而我们是末日后活下来的最后的人类希望。我想着,若是世界在这1945年的四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也许不是一件坏事。
“好冷呐。”我呵了一口白气。
“是啊,哎,这边。”
她扯着我的袖子,习惯性地走向某一列书架,那里有莫扎特的全部作品的乐谱,有的还是孤本珍本。不管是战争的苦难,还是生活的琐事,好像都没有在她纯洁的小脸上留下痕迹,好像她根本不属于这个1945年的混沌世界里。她的天真与快乐,更加地加深了我内心的绝望与苦痛。她随便抽下一册,那是莫扎特的拉克利莫萨,19世纪的纸,然后她贪婪地读起谱子来,还时不时地砸砸嘴。在战乱年代,谁都吃不饱饭,而她居然只靠想象音
1
那天柏林下了一场大雨,不管是在那之前,还是在那之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么大的雨。
我光着脚从着着火的音乐图书馆跑出来,木木地站在这反常的灰雨里,吐着烟圈,脑子里还是颜易欣苍白的死脸。这座满目疮痍的帝国首都,四处都在冒着黑烟,满街都是焦碳似的男女尸体,废墟里传来老人痛苦的呻吟,天上盟军的飞机低空掠过,好像还在找那些零星的法西斯余孽。
雨还在,作为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不住地下,简直要淹没整个儿欧罗巴了。我开始不自主地哼唱那首一直在脑海里循环的歌,直到一队苏联红军经过我面前,那个领头的士兵向我敬礼,用带有浓厚口音的德语询问,
“GutenTag,bistduJapanisch?”(您好,你是日本人么?)
“Nein.IchkommeausChina.”(不,中国人。)
“Weißtdu,wodieseSchießeiNazissind?”(你知道这些狗日的纳粹躲哪去了吗?)
“Nichthier.”(至少不在这里)
“Xoroscho,Xoroscho.”然后那个领头兵别过身子,用俄语向部下交代了几句,随后微笑着对我说。
“Kommmituns,meinFreund.Wirwerdendirhelfen”(跟我们走罢,朋友,我们会为你提供帮助)
我说了声谢谢,苏联领队又问我,
“你在哼什么曲子?”
“这个啊,叫性爱幻想曲。”
2
二战快结束那会儿,颜易欣和我是整个儿柏林大学最后的两个中国学生。好巧不巧,我和她都在这儿学音乐。她学古典音乐,我学现代音乐,这个女孩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看的女孩,真的。
一九四五年四月的最后一天,天上下着雨,冷冷的炮声从静默的远方传来,教人听了直起鸡皮疙瘩。我和颜易欣手挽着手,穿过尖锐的雨,穿过死寂的希特勒广场,走进空无一人的帝国音乐图书馆。一路上,易欣一直说个不停,她一直说她可以尝到音乐的味道,不同的音乐片段会有不同的味道,这话她已经说了两三年了,但除了她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证明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绝对相信的,不是因为什么科学上的联觉通感一类的术语,而是在我的潜意识里,这么漂亮的一个少女就根本不可能说谎。我相信她确实在这方面有某种特殊的能力,或者说,和我这种粗人不同,她是一个天才。
有一回,我在二手市场找到了一张勋伯格的唱片,于是我把它拿了下来,邀请颜易欣来我的寝室听唱片,但我刚把唱片放上转盘不到三十秒,她便浑身发抖,手紧紧地捂住耳朵,一边小声地喊:别放了,别放了。随后她就呕吐了。我感到疑惑。事后她告诉我,我才知道在她的嘴里,勋伯格的音乐有一股呕吐物的味道,就好像腐烂的酸面包一样,她这么说着,一边咂咂嘴,好像还在回味嘴里的酸面包味。
她还说,巴赫的音乐是草莓味的,温尼亚夫斯基的曲子有一股薄荷味,拉赫曼尼诺夫的曲子是葱香味,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又一股奇特的腥味,是一种她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每次她这么说,我心里总有点不快,毕竟我正在写的论文就是关于斯特拉文斯基和无调性音乐的,但转念又想,没准这姑娘还就真是百年一遇的音乐天才呢,虽然她一听现代的那些无调性音乐,就会想吐。
四月杪,音乐图书馆里还是冷极了,建筑早已断了电,也没有人来点壁炉,走进阅览室,就像进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公墓,广阔黑暗的空间里,只有我俩湿漉漉的脚步声在冰冷的书架之间伴随着纸张的气味回荡回荡。巨大的长方形落地窗,是这广大的阅览室唯一的光源,但很不幸地,今天恰好下雨,没有阳光可供消遣,于是这里头便更加阴暗,每册乐谱都散发出糜烂而绝望的气息,那种气息是暴雨来临之前的沉寂,在这里时间凝固了。
落地窗外,大半个春意盎然的柏林城尽收眼底,肥胖的乌鸦在教堂顶嘶哑地叫,河畔柳树爆出1945年的新绿,烟囱吐着浓稠的白雾,紫色的矢车菊星星点点,而街道全都死了。我闻着易欣的特殊的体香,看着她背光的黑色剪影,突然兀自伤感起来,好像这就是世界末日的绝望景象了。
我产生了某种奇怪的错觉,好像此刻全世界只剩下我们俩人,而我们是末日后活下来的最后的人类希望。我想着,若是世界在这1945年的四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也许不是一件坏事。
“好冷呐。”我呵了一口白气。
“是啊,哎,这边。”
她扯着我的袖子,习惯性地走向某一列书架,那里有莫扎特的全部作品的乐谱,有的还是孤本珍本。不管是战争的苦难,还是生活的琐事,好像都没有在她纯洁的小脸上留下痕迹,好像她根本不属于这个1945年的混沌世界里。她的天真与快乐,更加地加深了我内心的绝望与苦痛。她随便抽下一册,那是莫扎特的拉克利莫萨,19世纪的纸,然后她贪婪地读起谱子来,还时不时地砸砸嘴。在战乱年代,谁都吃不饱饭,而她居然只靠想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