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赦司
2023年12月19日
【第二章·于连之】
于连之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父亲在他三月大的时候外出打工,工地夜间违规作业,他爸从脚手架上跌落,摔死了。工地赔了笔钱了事。又过了几个月,于连之的妈妈拿了这笔钱不知所踪。之后他便和爷爷相依为命。
也正因如此,于连之对他父母没有什么印象。父亲的遗照还挂在家里的土墙上,仍时时提醒着他生前的容貌,母亲则确实没有一点儿记忆了。
因为不曾记得,也就会不觉得拥有;不曾拥有,也不会感到失去;没有失去,也没有遗憾。于连之并不会因自己孤儿的身份而感到痛苦伤心,他觉得跟爷爷过也挺好的。
村头那些唠家常的老太太每次看见于连之,都会把他叫过来。先是疼爱地摸摸他,夸这娃娃长得俊俏,脑瓜子也灵,是老于家的希望之类的。但很快,话锋一转,神秘地对他说:
“就是太可怜了,爹死了,妈又拿了钱跑咯。哎,现在的人哟……苦命的娃。”其实她们平时待这孩子也很好,老于家有什么事也尽量去帮。然而她们就是忍不住时时提醒于连之,他是个孤儿,是个被妈妈抛弃的孩子。仿佛不让他牢记这件事她们心里就会缺点什么。
人的恶意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体现,没有任何理由。
于连之那个时候还小,并不理解这种恶意,也不是特别在乎——他有爷爷就够了。
但恶意的种子终究还是在心里埋下了。
“大家好,我是于连之。很高兴能与各位分享我的演讲。本次演讲的主题是:我的家乡。”朴实无华,却又是他一直以来魂牵梦萦的主题。当初选文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想磨炼文笔来展现家乡的美。现在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来也挺好。
PPT里的照片都是他托一位小学同窗拍摄的——如今那位同学在镇上当网管。这些照片就常常将他带入某种怀旧的氛围里。比如这张田野的图片,一看就知道是在东面的小山坡上拍的。从那儿望去,田野一览无遗。年内栽下去的第二批禾苗开始成长,被水渠与小径分割成一片片,如同一块块绿色地毯。两边是星星点点的黄泥砖房,远方细长的河流如母亲的臂弯,将整个村庄拥入怀中。小时候和同村的伙伴玩累了,或是想独自安静地待一会儿,他就会坐在这小山坡上看风景。看晴空万里,看云舒云卷,看候鸟南飞,看清风抚摸禾苗,送来一阵水的芬芳。思绪便常常在其间飘散,似是融于天地万物之间,不知所归。而能将他拉回现实的也只有傍晚时分,看到爷爷荷锄而归,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夕阳西下,天际嵌着一片紫红的荧光,远方浓云在紫光的映衬下如雪山般静静伫立。爷爷佝偻着背,小小的如同一个影子,在残阳下移动。每到这时,他总会站起来,用童年最清脆的声音呼唤着爷爷,那呼喊声总能使那小小黑影停下,挥一挥手。那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于连之一边讲一边展示着PPT,当他指着那有一排小土屋的照片说这就是他当年上学的地方时,教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有些同学投来了惊异与敬佩的目光。这种反应是可以预料的,但他本意并不是想强调自己当年的学习条件如何艰苦,这只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已。事实上整个小学时期他都不会觉得辛苦,也不会去埋怨什么——因为韦老师的存在。
韦老师在他没读书之前就来了,一开始村里人都以为她也只像其他来支教的人一样,教个把月就走了——他们把这些支教老师叫做“风老师”,来时一阵风,去时一阵风,最后什么也没在孩子心中留下。可韦老师一待就是好几年,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一位年轻漂亮、温柔且有活力的老师。虽然乡村教育的落后并不可能只靠一位有活力的老师就能彻底改变的,但至少可以激发一些真正有天赋的学生,于连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很喜欢韦老师那笑容,与村里人交谈时礼貌且知性的笑,教课文教到情动之处时那种愉快又有些神秘的笑,看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是那种无奈而柔和的笑……这些笑貌中,最让于连之心动的,就是当她看到自己讲的知识终于被学生理解时的笑,那是真正的笑,是纯粹发自内心的笑容。于连之为了能时常看到那种笑容而努力学习。有时心里也会暗暗埋怨那些愚笨的同学,怎么教都不会,不能让韦老师露出那种笑容。老师有时也会生气,也会愤怒——穷乡僻壤里并不是每个学生或家长都是善茬。她总会选择反抗,村里的一切陋习恶俗都是她反抗的对象,而且总是有办法让事情重回正轨。小时候的于连之第一次对除了爷爷以外的人产生崇拜之情。
就这样从一年级教到了四年级,于连之可以说是被韦老师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为此感到骄傲,深信老师也为自己感到骄傲。他还小,不明白老师那笑容中所蕴含的哀伤,也不知道待在乡村这几年让老师经历了怎样的思考,任何理想在现实的磨损中都会变得微小而可悲。
所以在某一天听到韦老师走了,跟某位官员的儿子去大城市过好日子去了,他并不相信。村里的老人总用最酸讽的话和最恶毒的猜想来揣摩韦老师的这次离开,完全不提她这几年在乡村小学的贡献。从那个时候起于连之就对村口老人的闲言碎语感到厌恶。他始终相信,不论是结婚也好,或是其它什么事情也好,老师的离开
2023年12月19日
【第二章·于连之】
于连之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父亲在他三月大的时候外出打工,工地夜间违规作业,他爸从脚手架上跌落,摔死了。工地赔了笔钱了事。又过了几个月,于连之的妈妈拿了这笔钱不知所踪。之后他便和爷爷相依为命。
也正因如此,于连之对他父母没有什么印象。父亲的遗照还挂在家里的土墙上,仍时时提醒着他生前的容貌,母亲则确实没有一点儿记忆了。
因为不曾记得,也就会不觉得拥有;不曾拥有,也不会感到失去;没有失去,也没有遗憾。于连之并不会因自己孤儿的身份而感到痛苦伤心,他觉得跟爷爷过也挺好的。
村头那些唠家常的老太太每次看见于连之,都会把他叫过来。先是疼爱地摸摸他,夸这娃娃长得俊俏,脑瓜子也灵,是老于家的希望之类的。但很快,话锋一转,神秘地对他说:
“就是太可怜了,爹死了,妈又拿了钱跑咯。哎,现在的人哟……苦命的娃。”其实她们平时待这孩子也很好,老于家有什么事也尽量去帮。然而她们就是忍不住时时提醒于连之,他是个孤儿,是个被妈妈抛弃的孩子。仿佛不让他牢记这件事她们心里就会缺点什么。
人的恶意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体现,没有任何理由。
于连之那个时候还小,并不理解这种恶意,也不是特别在乎——他有爷爷就够了。
但恶意的种子终究还是在心里埋下了。
“大家好,我是于连之。很高兴能与各位分享我的演讲。本次演讲的主题是:我的家乡。”朴实无华,却又是他一直以来魂牵梦萦的主题。当初选文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想磨炼文笔来展现家乡的美。现在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来也挺好。
PPT里的照片都是他托一位小学同窗拍摄的——如今那位同学在镇上当网管。这些照片就常常将他带入某种怀旧的氛围里。比如这张田野的图片,一看就知道是在东面的小山坡上拍的。从那儿望去,田野一览无遗。年内栽下去的第二批禾苗开始成长,被水渠与小径分割成一片片,如同一块块绿色地毯。两边是星星点点的黄泥砖房,远方细长的河流如母亲的臂弯,将整个村庄拥入怀中。小时候和同村的伙伴玩累了,或是想独自安静地待一会儿,他就会坐在这小山坡上看风景。看晴空万里,看云舒云卷,看候鸟南飞,看清风抚摸禾苗,送来一阵水的芬芳。思绪便常常在其间飘散,似是融于天地万物之间,不知所归。而能将他拉回现实的也只有傍晚时分,看到爷爷荷锄而归,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夕阳西下,天际嵌着一片紫红的荧光,远方浓云在紫光的映衬下如雪山般静静伫立。爷爷佝偻着背,小小的如同一个影子,在残阳下移动。每到这时,他总会站起来,用童年最清脆的声音呼唤着爷爷,那呼喊声总能使那小小黑影停下,挥一挥手。那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于连之一边讲一边展示着PPT,当他指着那有一排小土屋的照片说这就是他当年上学的地方时,教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有些同学投来了惊异与敬佩的目光。这种反应是可以预料的,但他本意并不是想强调自己当年的学习条件如何艰苦,这只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已。事实上整个小学时期他都不会觉得辛苦,也不会去埋怨什么——因为韦老师的存在。
韦老师在他没读书之前就来了,一开始村里人都以为她也只像其他来支教的人一样,教个把月就走了——他们把这些支教老师叫做“风老师”,来时一阵风,去时一阵风,最后什么也没在孩子心中留下。可韦老师一待就是好几年,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一位年轻漂亮、温柔且有活力的老师。虽然乡村教育的落后并不可能只靠一位有活力的老师就能彻底改变的,但至少可以激发一些真正有天赋的学生,于连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很喜欢韦老师那笑容,与村里人交谈时礼貌且知性的笑,教课文教到情动之处时那种愉快又有些神秘的笑,看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是那种无奈而柔和的笑……这些笑貌中,最让于连之心动的,就是当她看到自己讲的知识终于被学生理解时的笑,那是真正的笑,是纯粹发自内心的笑容。于连之为了能时常看到那种笑容而努力学习。有时心里也会暗暗埋怨那些愚笨的同学,怎么教都不会,不能让韦老师露出那种笑容。老师有时也会生气,也会愤怒——穷乡僻壤里并不是每个学生或家长都是善茬。她总会选择反抗,村里的一切陋习恶俗都是她反抗的对象,而且总是有办法让事情重回正轨。小时候的于连之第一次对除了爷爷以外的人产生崇拜之情。
就这样从一年级教到了四年级,于连之可以说是被韦老师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为此感到骄傲,深信老师也为自己感到骄傲。他还小,不明白老师那笑容中所蕴含的哀伤,也不知道待在乡村这几年让老师经历了怎样的思考,任何理想在现实的磨损中都会变得微小而可悲。
所以在某一天听到韦老师走了,跟某位官员的儿子去大城市过好日子去了,他并不相信。村里的老人总用最酸讽的话和最恶毒的猜想来揣摩韦老师的这次离开,完全不提她这几年在乡村小学的贡献。从那个时候起于连之就对村口老人的闲言碎语感到厌恶。他始终相信,不论是结婚也好,或是其它什么事情也好,老师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