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崇原二人,王卿卿干干地笑了两声,谢崇原则一直冷面不语,二人相对沉默了半晌,谢崇原作揖告辞,刚要迈出亭子,王卿卿就说话了,道:“谢崇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我们相互讨厌。”
谢崇原停住脚步,微微侧首,对王卿卿道:“不是错觉。”
“那……还是希望我们能在装作对彼此友好,至少在我相公面前。”
“没有必要,今日我便启程返京,所以夫人和我都不必勉强自己。”
“如此,祝你一路顺风。”
谢崇原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庭院。
第4章 冤鼓
用过午膳后 ,谢崇原便告知王衍他和思琰返回京城,王衍将他们二人送到了逸州州界。
“永仁,这次你要公务在身,不便久留,下次元宵节我去京城找你,我俩再好好地叙一叙。”分别之际,王衍对谢崇原道。
“好。”
送别谢崇原之后,王衍返回了县衙,出门的时候他只顾和谢崇原交谈,并没留意到,如今他回到县衙,才发现那个平日里坐在鸣冤鼓下边的老妇人依然没有回来,那碗他昨晚留给老妇人的汤圆依旧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是凉了,馊了。
王衍在县衙附近转了一圈,并没有看见老妇人的身影,于是回到县衙之中,让衙役们留意一下。
两日后的清晨,王衍和王卿卿正在用早膳的时候,突然响起了一阵鼓声,夫妇二人都愣住了。
“想不到今年的第一声冤鼓来得这般早。”王卿卿感叹道。
王衍整了整衣冠,仰头将剩下的那半碗粥喝完,道:“卿卿,我去升堂了。”
“堂下何人,因何事击……哎?是你!?”王衍细看了公堂上跪着的人,发现她竟是之前一直坐在鸣冤鼓下的那位老妇人。
那老妇人今日梳洗了一番,显得干净磊落,双目矍铄而坚毅。有几个衙役也认出了那老妇人,他们都感到十分惊讶。
“这两天我还派人找老人家您呢,您上哪了?”王衍问道。
“多谢王大人挂心,民妇只是去祭奠亡夫而已。”老妇人答道,一边说一边暗自摩挲着手中的玉戒指。
“原来如此……咳咳,回到正题啊,您因何事击鼓鸣冤?”王衍道。
“民妇苏月娥,要告当朝太傅魏忠良!”
公堂内外哗然一片,王衍惊诧地站起身来,不慎碰掉了手边的官印。
李县丞立即命人关上公堂的大门,然后对王衍道:“王大人,按照惯例,民告官的话……”
“住嘴!”王衍打住李县丞的话语,道,“你没见她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么!”
李县丞抿了抿嘴,又问道:“苏月娥,你可有诉状?”
“民妇的诉状,无人敢写。”苏月娥道。
“什么?没有诉状书,那告什么?!你先回去写好诉状再来,回去吧,回去吧!”李县丞挥挥手道。
“李县丞,咱们谁是知县?”王衍厉声问道。
“当然是王大人您。”李县丞讪讪地答道。
“那县丞是干什么的?”王衍又问。
“回大人的话,县丞是辅佐知县,主职是……”
王衍又打住李县丞的话道:“你只要铭记你是来辅佐本官的就好,去给本官取笔墨来。”
“大人您这是要……?”
王衍坐直了身子,取下头上的乌纱帽,道:“苏月娥的诉状,由本官来写。”
时过晌午,王卿卿望着那一桌子的午膳,不由地皱了皱眉头,她随王衍来到泷阳县已有两年,王衍很少会审案审这么久,即便是有,他也会提前命人来通知她,让她先用午膳。王卿卿越想越觉得心神不宁,她在屋内来回踱步,正想着要不要去公堂那边瞧一瞧,就听得吱嘎一声的推门声,见来人是王衍,松了口气。
“案子不好审吧,来,我们先用膳。”王卿卿拉着王衍坐下。
王衍捧起碗筷但没有动,他若有所思,然后放下碗筷,对王卿卿道:“卿卿,我这明天可能要去州衙一趟。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好好吃饭。”
“嗯,你早去早回,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王衍带着苏月娥来到州衙门口,苏月娥正要拿起鼓锤时,王衍却道:“我来敲吧。”
咚!——第一声。
咚!——第二声。
咚!——第三声,终于将州衙大门震开了。
“堂下……哟!这不是王知县么!”唐知州扬了扬眉道。同在逸州为官,他自然是认得,更何况是人人称道的王青天。
“你俩,谁有冤呐?”唐知州问道。
“在下王衍,替民妇苏月娥,状告当朝太傅魏忠良……”
唐知州挑起眉毛问道:“你说你要告谁?”
“当朝太傅魏忠……”
“行了,别说了,把诉状书呈上来。”
唐知州粗略地扫了一遍诉状书,然后高举惊堂木,大力地往桌上一砸,声音响彻公堂,震慑众人。
“这可是民告官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唐知州道。
“民妇一个风烛残年之人,早已看淡生死,只求在有生之年,使那穷凶极恶之徒得到他应有的惩罚,这样民妇到了九泉之下,才敢面对亡夫和死去的亲人。”苏月娥道。
“谁管你,本官的问的是王知县。”唐知州翻了翻白眼道。
“唐大人,既然我已经帮苏月娥来这里了,当然知道有什么等着我们。”王衍道。
“好,既然你清楚,本官就不与你费口舌了,就问一句,刚才是谁击鼓?”唐知州道。
“是我。”王衍道。
“本官再问一遍,是谁,击的鼓?”
“是我。”
“王衍,这么回答,你可想清
谢崇原停住脚步,微微侧首,对王卿卿道:“不是错觉。”
“那……还是希望我们能在装作对彼此友好,至少在我相公面前。”
“没有必要,今日我便启程返京,所以夫人和我都不必勉强自己。”
“如此,祝你一路顺风。”
谢崇原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庭院。
第4章 冤鼓
用过午膳后 ,谢崇原便告知王衍他和思琰返回京城,王衍将他们二人送到了逸州州界。
“永仁,这次你要公务在身,不便久留,下次元宵节我去京城找你,我俩再好好地叙一叙。”分别之际,王衍对谢崇原道。
“好。”
送别谢崇原之后,王衍返回了县衙,出门的时候他只顾和谢崇原交谈,并没留意到,如今他回到县衙,才发现那个平日里坐在鸣冤鼓下边的老妇人依然没有回来,那碗他昨晚留给老妇人的汤圆依旧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是凉了,馊了。
王衍在县衙附近转了一圈,并没有看见老妇人的身影,于是回到县衙之中,让衙役们留意一下。
两日后的清晨,王衍和王卿卿正在用早膳的时候,突然响起了一阵鼓声,夫妇二人都愣住了。
“想不到今年的第一声冤鼓来得这般早。”王卿卿感叹道。
王衍整了整衣冠,仰头将剩下的那半碗粥喝完,道:“卿卿,我去升堂了。”
“堂下何人,因何事击……哎?是你!?”王衍细看了公堂上跪着的人,发现她竟是之前一直坐在鸣冤鼓下的那位老妇人。
那老妇人今日梳洗了一番,显得干净磊落,双目矍铄而坚毅。有几个衙役也认出了那老妇人,他们都感到十分惊讶。
“这两天我还派人找老人家您呢,您上哪了?”王衍问道。
“多谢王大人挂心,民妇只是去祭奠亡夫而已。”老妇人答道,一边说一边暗自摩挲着手中的玉戒指。
“原来如此……咳咳,回到正题啊,您因何事击鼓鸣冤?”王衍道。
“民妇苏月娥,要告当朝太傅魏忠良!”
公堂内外哗然一片,王衍惊诧地站起身来,不慎碰掉了手边的官印。
李县丞立即命人关上公堂的大门,然后对王衍道:“王大人,按照惯例,民告官的话……”
“住嘴!”王衍打住李县丞的话语,道,“你没见她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么!”
李县丞抿了抿嘴,又问道:“苏月娥,你可有诉状?”
“民妇的诉状,无人敢写。”苏月娥道。
“什么?没有诉状书,那告什么?!你先回去写好诉状再来,回去吧,回去吧!”李县丞挥挥手道。
“李县丞,咱们谁是知县?”王衍厉声问道。
“当然是王大人您。”李县丞讪讪地答道。
“那县丞是干什么的?”王衍又问。
“回大人的话,县丞是辅佐知县,主职是……”
王衍又打住李县丞的话道:“你只要铭记你是来辅佐本官的就好,去给本官取笔墨来。”
“大人您这是要……?”
王衍坐直了身子,取下头上的乌纱帽,道:“苏月娥的诉状,由本官来写。”
时过晌午,王卿卿望着那一桌子的午膳,不由地皱了皱眉头,她随王衍来到泷阳县已有两年,王衍很少会审案审这么久,即便是有,他也会提前命人来通知她,让她先用午膳。王卿卿越想越觉得心神不宁,她在屋内来回踱步,正想着要不要去公堂那边瞧一瞧,就听得吱嘎一声的推门声,见来人是王衍,松了口气。
“案子不好审吧,来,我们先用膳。”王卿卿拉着王衍坐下。
王衍捧起碗筷但没有动,他若有所思,然后放下碗筷,对王卿卿道:“卿卿,我这明天可能要去州衙一趟。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好好吃饭。”
“嗯,你早去早回,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王衍带着苏月娥来到州衙门口,苏月娥正要拿起鼓锤时,王衍却道:“我来敲吧。”
咚!——第一声。
咚!——第二声。
咚!——第三声,终于将州衙大门震开了。
“堂下……哟!这不是王知县么!”唐知州扬了扬眉道。同在逸州为官,他自然是认得,更何况是人人称道的王青天。
“你俩,谁有冤呐?”唐知州问道。
“在下王衍,替民妇苏月娥,状告当朝太傅魏忠良……”
唐知州挑起眉毛问道:“你说你要告谁?”
“当朝太傅魏忠……”
“行了,别说了,把诉状书呈上来。”
唐知州粗略地扫了一遍诉状书,然后高举惊堂木,大力地往桌上一砸,声音响彻公堂,震慑众人。
“这可是民告官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唐知州道。
“民妇一个风烛残年之人,早已看淡生死,只求在有生之年,使那穷凶极恶之徒得到他应有的惩罚,这样民妇到了九泉之下,才敢面对亡夫和死去的亲人。”苏月娥道。
“谁管你,本官的问的是王知县。”唐知州翻了翻白眼道。
“唐大人,既然我已经帮苏月娥来这里了,当然知道有什么等着我们。”王衍道。
“好,既然你清楚,本官就不与你费口舌了,就问一句,刚才是谁击鼓?”唐知州道。
“是我。”王衍道。
“本官再问一遍,是谁,击的鼓?”
“是我。”
“王衍,这么回答,你可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