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汉城,维吾尔人集中回城,绝对不许通婚,平时也不准有友谊上的交往,呈现一种人为的畸形社会形态,目的只是为了防止维吾尔人跟汉人结合。
这种情形,在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政府的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本土被划分为十八个省,简称为“本部十八省”以汉人为主,仍维持明王朝遗留下来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省长称“巡抚”两省或三省(有时候也有一省)设立一个大军区,大军区司令官称“总督”——也可以称为太上省长。这些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当然全由满族人担任。直到下世纪(十九)中期之后,满族人无力控制全局,才不得不情愿任用汉人。
东北是满族人辫子王朝的发祥地,设立了三个“将军”一个驻盛京(辽宁沈阳)称盛京将军;一个驻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称吉林将军;一个驻齐齐哈尔,称黑龙江将军。他们办公的官署,称将军衙门。但他们的辖区却没有名目,既不称省,也不称特别区。人们迫于需要,只好称它为省,而把全部满族故土,称为东三省,但事实上并没有省,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才由清政府改称为省。满族人的政治思想仍十分简陋,只有部落(八旗)观念,还没有行政地区观念。将军事实上是总督兼省长,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和防止汉人移民。
内蒙古,则设立三个官阶比“将军”次一级的“都统”只管军事。一个驻承德,称热河都统。一个驻张家口,称察哈尔都统;一个驻绥远城(内蒙呼和浩特)称绥远都统。主要任务在镇压蒙古人叛变和防止汉人移民。内蒙古人民则自己有自己的盟长(地区首长)、旗长(县长)享有比汉人稍高的自治权力。
青海,设西宁将军。西宁城在行政上属于中国本部十八省之一的甘肃省,但驻在西宁城的满族人将军,却是青海地区的首长,地位跟东三省的将军一样。他统治下的有汉人、蒙古人、藏人,情况比内蒙古复杂。
外蒙古和西藏,在每一个地区的首府,设一个“办事大臣”驻外蒙古库伦(乌兰巴托)的称库伦办事大臣,驻西藏拉萨的称西藏办事大臣:他们在性质上类似总督,但来办对外国的交涉。在外蒙古境内,与库伦办事大臣并置的,又有乌里雅苏台将军,职掌跟设于东北、青海的将军相同。外蒙古人民和西藏人民享受的是更高度的自治,他们不直接隶属于办事大臣,而仍然直接隶属于他们原来的首长,独立王国的形式继续存在,办事大臣只不过是清王朝皇帝的代表。
新疆,在它的首府伊犁(新疆伊宁·准噶尔汗国的故都)设伊犁将军,跟东北、青海各将军性质相同。另外在喀什噶尔(新疆喀什)设一个参赞大臣,负责天山南路维吾尔人和汉人间的事务。
七朝鲜·琉球·安南跟疆土开拓同时进展的,是藩属关系的加强。藩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被保护国。
疆土的开拓是征服其他土地使成为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藩属则仍是独立国家,但向中国称臣进贡,承认中国皇帝也是他们的皇帝,表示对中国尊敬服从,中国则允许他们跟中国贸易。中国不干涉他们的内政,但有权处罚和奖励他们的国王,因为他们的国王必须经过中国的加封之后,才算合法。藩属国王也以被中国加封为一种光荣和保障,他用此向怀有敌意的邻邦显示,他已获得一个庞然大物当他的靠山。——藩属国的元首只能称国王或可汗,不能称皇帝。一旦称皇帝,就等于脱离藩属地位,跟中国平等。在中国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如果有两位皇帝同时出现,就等于天上有两个太阳,非拼个死活不可。所以有些藩属,虽然已称皇帝,但为了取得中国的保护,对中国仍谦卑的只称国王。像以东京(越南河内)为首都的大越帝国皇帝,他对中国只称中国所封的安南国王。
朝鲜王国是中国最古老的藩属之一,世界上再没有两个国家能像中国跟朝鲜这么长期的密切融洽。中国为保护朝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过去的事我们已叙述过,到了下世纪(十九)中国又为他作出第二次更大的流血牺牲。
另一个同样古老的藩属琉球王国,在十四世纪时,原是三个小国。十五世纪初叶,被其中之一最强大的国王尚巴志所统一,遂即派遣使节,远涉大海,向中国进贡,请求中国保护。它的首都名中山城,因之中国就封尚巴志为中山王。不过日本人的势力,因地理上更接近的缘故,不久也深入琉球各岛。每逢中国使节到琉球时,国王总是下令,命日本人先行躲避起来,在天朝大臣停留在国内期间,禁止人民说日本话,并涂去街市上的日文广告。南第三个古老的藩属,是前面曾提到的对外称大越帝国的安王国。安南第一任国王黎利,于十五世纪脱离中国独立,效法中国对首都称“京”的习惯,把交趾城(河内)改称东京,建立大越帝国,但仍尊奉中国为宗主国。黎氏王朝的政权后来落到大臣郑氏家族之手。郑氏所属的将领之一的阮氏家族,起而反抗郑氏上欺国王下压群臣的作风,在南方的顺化城,宣布独立,另行建立一个广南王国,跟北方的郑氏家族专权的大越帝国对峙,国土从当中分割为二。
本世纪(十八)七十年代,另一个阮姓家族崛起,称为西山党,他们的领袖阮文岳,于一七七三年攻陷顺化,把旧王杀掉,而自称是广南国王。旧王的弟弟阮福映逃了出来,他就是越南历史上有名的嘉隆王。他逃到暹罗(泰国)又逃到富国岛,日夜图谋夺回政权。
西山党既征服了广南王国,新王阮文岳派他的弟弟阮光平北伐。本世纪(十八)八十年代,阮光平攻陷东京
这种情形,在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政府的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本土被划分为十八个省,简称为“本部十八省”以汉人为主,仍维持明王朝遗留下来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省长称“巡抚”两省或三省(有时候也有一省)设立一个大军区,大军区司令官称“总督”——也可以称为太上省长。这些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当然全由满族人担任。直到下世纪(十九)中期之后,满族人无力控制全局,才不得不情愿任用汉人。
东北是满族人辫子王朝的发祥地,设立了三个“将军”一个驻盛京(辽宁沈阳)称盛京将军;一个驻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称吉林将军;一个驻齐齐哈尔,称黑龙江将军。他们办公的官署,称将军衙门。但他们的辖区却没有名目,既不称省,也不称特别区。人们迫于需要,只好称它为省,而把全部满族故土,称为东三省,但事实上并没有省,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才由清政府改称为省。满族人的政治思想仍十分简陋,只有部落(八旗)观念,还没有行政地区观念。将军事实上是总督兼省长,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和防止汉人移民。
内蒙古,则设立三个官阶比“将军”次一级的“都统”只管军事。一个驻承德,称热河都统。一个驻张家口,称察哈尔都统;一个驻绥远城(内蒙呼和浩特)称绥远都统。主要任务在镇压蒙古人叛变和防止汉人移民。内蒙古人民则自己有自己的盟长(地区首长)、旗长(县长)享有比汉人稍高的自治权力。
青海,设西宁将军。西宁城在行政上属于中国本部十八省之一的甘肃省,但驻在西宁城的满族人将军,却是青海地区的首长,地位跟东三省的将军一样。他统治下的有汉人、蒙古人、藏人,情况比内蒙古复杂。
外蒙古和西藏,在每一个地区的首府,设一个“办事大臣”驻外蒙古库伦(乌兰巴托)的称库伦办事大臣,驻西藏拉萨的称西藏办事大臣:他们在性质上类似总督,但来办对外国的交涉。在外蒙古境内,与库伦办事大臣并置的,又有乌里雅苏台将军,职掌跟设于东北、青海的将军相同。外蒙古人民和西藏人民享受的是更高度的自治,他们不直接隶属于办事大臣,而仍然直接隶属于他们原来的首长,独立王国的形式继续存在,办事大臣只不过是清王朝皇帝的代表。
新疆,在它的首府伊犁(新疆伊宁·准噶尔汗国的故都)设伊犁将军,跟东北、青海各将军性质相同。另外在喀什噶尔(新疆喀什)设一个参赞大臣,负责天山南路维吾尔人和汉人间的事务。
七朝鲜·琉球·安南跟疆土开拓同时进展的,是藩属关系的加强。藩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被保护国。
疆土的开拓是征服其他土地使成为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藩属则仍是独立国家,但向中国称臣进贡,承认中国皇帝也是他们的皇帝,表示对中国尊敬服从,中国则允许他们跟中国贸易。中国不干涉他们的内政,但有权处罚和奖励他们的国王,因为他们的国王必须经过中国的加封之后,才算合法。藩属国王也以被中国加封为一种光荣和保障,他用此向怀有敌意的邻邦显示,他已获得一个庞然大物当他的靠山。——藩属国的元首只能称国王或可汗,不能称皇帝。一旦称皇帝,就等于脱离藩属地位,跟中国平等。在中国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如果有两位皇帝同时出现,就等于天上有两个太阳,非拼个死活不可。所以有些藩属,虽然已称皇帝,但为了取得中国的保护,对中国仍谦卑的只称国王。像以东京(越南河内)为首都的大越帝国皇帝,他对中国只称中国所封的安南国王。
朝鲜王国是中国最古老的藩属之一,世界上再没有两个国家能像中国跟朝鲜这么长期的密切融洽。中国为保护朝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过去的事我们已叙述过,到了下世纪(十九)中国又为他作出第二次更大的流血牺牲。
另一个同样古老的藩属琉球王国,在十四世纪时,原是三个小国。十五世纪初叶,被其中之一最强大的国王尚巴志所统一,遂即派遣使节,远涉大海,向中国进贡,请求中国保护。它的首都名中山城,因之中国就封尚巴志为中山王。不过日本人的势力,因地理上更接近的缘故,不久也深入琉球各岛。每逢中国使节到琉球时,国王总是下令,命日本人先行躲避起来,在天朝大臣停留在国内期间,禁止人民说日本话,并涂去街市上的日文广告。南第三个古老的藩属,是前面曾提到的对外称大越帝国的安王国。安南第一任国王黎利,于十五世纪脱离中国独立,效法中国对首都称“京”的习惯,把交趾城(河内)改称东京,建立大越帝国,但仍尊奉中国为宗主国。黎氏王朝的政权后来落到大臣郑氏家族之手。郑氏所属的将领之一的阮氏家族,起而反抗郑氏上欺国王下压群臣的作风,在南方的顺化城,宣布独立,另行建立一个广南王国,跟北方的郑氏家族专权的大越帝国对峙,国土从当中分割为二。
本世纪(十八)七十年代,另一个阮姓家族崛起,称为西山党,他们的领袖阮文岳,于一七七三年攻陷顺化,把旧王杀掉,而自称是广南国王。旧王的弟弟阮福映逃了出来,他就是越南历史上有名的嘉隆王。他逃到暹罗(泰国)又逃到富国岛,日夜图谋夺回政权。
西山党既征服了广南王国,新王阮文岳派他的弟弟阮光平北伐。本世纪(十八)八十年代,阮光平攻陷东京